无量寿专刊发刊辞
三界火宅,欲求解脱,末法时期,惟净可成。应知净土,乃系大乘法门,虽云三根普被,但须合其法要;若是疏忽此点,虽利根恐难成功。大家注意的,只是‘信愿行’;须知这是路上之资粮,你出发之目标、路上之行动,究竟为甚么,不能昧于教理,毫无所谓。若说求生极乐,自去享受大福,那是错用了心;心错路错,恐怕这不是大乘之道;查考各经之训,及祖师开示,都说先发菩提心。
大乘佛法,不是自了汉,菩提心不是求自己享受。自行化他,是菩提心,自度度他,是大乘法。这二者,原是一件事,不过一个存心,一个实行而已。如经中所说:‘菩萨在家,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稳。若在厄难,愿众随意自在,所行无碍。见欢乐人,愿众常得安稳。见疾病人,愿众知身空寂,离乖诤法。自皈三宝,愿众发无上心,深入经藏,统理大众。’这皆是存心。
如经中所说:‘十方刹海,所有众生,我皆于彼,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若令众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这皆是实行。
吾辈求道,即应如法行持,若说力量小,这也是实情。但力量能作多少,便该作多少,不能以力小推托,偷懒一切。世间最苦的人,是鳏寡孤独,中国文化思想,对这类人,首先救济。先哲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说:‘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些事,如肯发心,似不难办。真惭愧,外道来到中国,这类的事,早就作了很多。我们佛教分内的事,似乎还在漠不关心。我们同道,那个不晓得给孤独长者,为甚么不去学他?
竟有胡崇理居士,当仁不让,有学有行,在南县发起筹建无量寿净修苑,安养老人,建观音育院,培养幼童,这真是今之给孤独长者。又为财施征信,发行一种‘无量寿’专刊,大慈大悲,大公大勇,愿力才力,值得赞叹,谅能感格三宝,一切成就。我辈净宗学人,尤应群起拥护,上顺佛心,自培福德。
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同修能以精进念佛,这是善根正因多。但佛法诸门,皆重正助双修,如鸟双翼,始能飞翔,净土法门,更不例外。六度齐修,万善奉行,这是福德助缘,善必曰万,正是怕少。有助无正,人天福报,有正无助,障碍繁兴。应知正因,关闭门户,也可猛进;若问助缘,往往有心为善,无处去寻。现在净修苑、育幼院,固然是恤孤矜寡,在于利他,也正是修净同人的‘福德助缘。’这要警觉,福德当前,且莫错过机会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