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心不动或心不污染,
不在于我们对环境的接触,
而在于我们放不下、丢不开。
《禅与悟》
问:我的小孩从小就是资优生,成绩表现很优异,因此备受师长的喜爱,但同时也养成他自负的态度。我担心他会自满于自己的成绩表现,以为自己真的是最优秀的,而自负的态度容易让同学不舒服,会产生人际问题。我该如何提醒他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唯有要不断地进步,才能自我提升?
答:从你的问题中,可以发现你是一个很用心的母亲,不仅注重孩子的成绩表现,也关心他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要他不断进步、提升自我。有一个资质优异的孩子的确是父母的骄傲,相对地要付出的关心也更多,而且这样的孩子的确比较容易因自己的天赋而自负。
就心理学来说,自负与自卑是一体两面的,从自负得到的快乐与自卑得到的痛苦,两者强度是一样的,为何会出现不同的反应,主要是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因为你的孩子很优异,所以他表现出自负的样子,可是内心深处是存在着自卑情节,想要改变,一定要摆脱自卑与自负的框架,不卑不亢、全心做自己,才有可能超越与自我提升。
你的孩子天资聪颖,而且正值青少年学习与发现生命意义的阶段,如果身为家长的您可以让他感到满满与无条件的爱,使他产生安全感,让他明白无论今日他想尝试什么,你将会完全接纳,这样一来孩子可以勇敢地去尝试,去发现自己真正喜欢与想做的事。当孩子是朝着自己喜欢的路走,自然而然会完全投入,想办法自我充实,进一步自我突破,达到自我提升。
〈谁打败了金刚〉的主人翁德山大师本来也是一位自负的人,认为自己对《金刚经》的体验已十分通透,甚至挑着一担《金刚经》相关作品,要到南方舌战群雄,没想到在路上被一位卖饼的老婆婆考倒,不过,他因此也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从此不再骄傲与自负。他为更进一步自我成长,拜龙潭崇信禅师为师。德山大师因不断自我充实与自我提升,开启了自己的全新视野,成为中国有明的禅师。
虽然你的孩子是资优生,他也一定想突破现况,想要自我展现,因为生命的本质是不断成长。我相信你要孩子感受到被爱,并且鼓励他勇于尝试,不要害怕失败;一起与他找出自我实现的路,激发出潜力,就是在不断地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