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遵勗 (?~1038),字公武,汴州(今开封市)人。《宋史》卷四六四有传。李遵勗少年时学骑射,成年后喜好诗文,后举进士。大中祥符(1088~1016)年间,尚万寿长公主(太宗第七女),授左龙武将军、驸马都尉。历任团练使、节度使等。宝元元年(1038)逝世,赠中书令,有《问宴集》、《外馆芳题》文集问世。据《宋史·李遵勗传》载,李遵勗“通释氏学”【《宋史外戚传·李遵勗传》,1342页。】、“将死与浮图楚圆为偈颂”【《宋史外戚传·李遵勗传》,1342页。】。亲自主编宋代第二部大型禅宗灯录《天圣广灯录》【《天圣广灯录》共三十卷,李遵勗编,天圣七年(1029),李遵勗编成此灯录后,献与仁宗,仁宗于景祐三年(1036)赐“天圣”二字并作序,大加赞赏。】,足见他留心于禅宗的程度绝不亚于杨亿。他与杨亿还是至交,杨亿去世时,他十分悲伤,亲自到墓前悼念。楚圆就是在杨亿的举荐下,与李遵勗结为至交的,两人相谈,十分契机,也常有书信唱和往来,互相交流禅法心得【 据查,楚圆与李遵勗之间,共有十三首诗词唱和。】。李遵勗在编集《天圣广灯录》时,便将楚圆的语录也编入其中,可以看出他对楚圆的推崇和景仰。据载,李遵勗在去世前,还命人请楚圆到京城住宅谈话,交流一生所学心得,足见二人的友谊至深。像李遵勗这样一位权倾一时的国戚重臣,与楚圆有深切交往,对楚圆传授禅法,接引弟子,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楚圆除了受智嵩的指引参访杨亿、李遵勗外,先后还到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县)参访洞山晓聪【洞山晓聪,宋代云门宗禅僧,住洞山弘扬云门禅法,曾得善昭之推崇,楚圆遂发参访之心。“先是汾阳(善昭)谓公(楚圆)曰:我遍参云门尊宿儿孙,特以未见聪(晓聪)为恨故。”(宋慧洪撰《禅林僧宝传》卷二一,《续藏》第137册,523b。】及神鼎洪諲(生卒年不详),并依止洞山晓聪三年,学习云门禅法。后又到洪諲处参访,洪諲与善昭同属首山法嗣,当时名望极高,门下徒众兴盛,备受推崇。楚圆参访洪諲时,深受洪諲印可,并大加赞叹,“汾州(善昭)有此儿(楚圆)耶”,于是楚圆名声大振。后受定林沙门本延等请求,住持潭州(治湖南长沙)道吾山法席。三年后,转至潭州石霜山胜利禅院。约七年后,再转至南岳福严寺开法化众,最后迁至潭州兴化禅院。于宝元二年(1039)正月于兴化禅院示寂,世寿五十四岁,谥号“慈明禅师”。据《禅林僧宝传》载:李遵勗之子,铭塔其行于兴化,而藏全身于石霜【据《慈明禅师传》载,“李公(遵勗)之子,铭志其行于兴化,而藏全身于石霜。】。有《语录》一卷流传。
楚圆生前已很有名望,先后住持五所寺院【楚圆一生先后住持五所寺院,即袁州南源山广利禅院,潭州道吾山,潭州石霜山崇胜禅院,南岳山福严禅院,潭州兴化禅院。】,投奔门下习禅请益的弟子很多。弟子们为了随时参阅方便,平时遵中国古代习惯,随闻随记,把楚圆上堂宣讲的禅话和应参禅弟子的询问所作的回答以及楚圆所作的偈颂等记录下来,甚至作一些整理,是十分合理的事情。这也应该是楚圆语录的雏型。
《楚圆语录》正是在弟子记录的基础上编集而成的。现行的《楚圆语录》有两种本子:一种是楚圆在世的编集本,由李遵勗所编辑,载于李遵勗于天圣七年(1029)年所编《天圣广灯录》卷十八,题名为《袁州南园(源)山楚圆禅师语录》;一种是楚圆去世后的编辑本,由临济宗黄龙派创始人慧南重编的《石霜楚圆禅师语录》(以下简称《楚圆语录》),内分语录、行脚【“行脚”原无,系笔者据《续古尊宿语要》所加。】、勘辨、偈颂四部分。其中语录部分是按楚圆一生住持五所寺院的顺序来编集的,从内容上看,比较完备。因此,时间上应是楚圆去世后所集。
慧南所编《楚圆语录》,后被收入《慈明四家录》【《慈明四家录》,即“慈明禅师”、“杨岐方会禅师”、“白云守端禅师”、“五祖法演禅师”四人语录的汇编,从体例上看,应是临济宗杨岐派弟子在南宋时所集。因为此时杨岐派已取代黄龙派而独盛天下,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前载有泰州军州主管学事章倧序文,章倧序文是绍兴二十三年(1153)所作。据章倧序文可知,现行流通的《慈明四家录》已是南宋时期的重刻本。如章倧序文说,“旧版即废,斯录无传…… 特命工重刊。目之曰慈明四家录”【《慈明四家录并序》,载《慈明四家录》卷首,《续藏》第120册,161a。】。由此可知,绍兴二十三年之前,已有《慈明四家录》的刊刻。因此,现行慧南重编的《楚圆禅师语录》也应是南宋绍兴时期重刻本的流传。
另外,《慈明四家录》卷首还载有天圣五年(1027),智度山定林禅寺沙门本延【 智度山定林禅寺沙门本延,即请楚圆住持潭州道吾山之本延。】所作“慈明禅师五会住持语录序”一篇。“慈明”是楚圆的谥号,“五会住持”是指楚圆一生住持的五所寺院,从时间上看,“慈明禅师五会住持语录序”的题目,是后人增加上去的。因为在天圣五年,楚圆只住持了两所寺院。但从本延序可以知道,早在天圣五年,就已有《楚圆语录》的编集工作,但内容不会很多,大概只有住袁州南源广利禅院及潭州道吾山一部分语录【天圣五年(1025),楚圆刚到潭州道吾山住持法席不久,之前他只住持过袁州南源山广利禅院。因此,此时编集的语录,内容上应仅限于这两所寺院。】。从现行流行的两种本子来看,都有可能参考了天圣五年所编《楚圆语录》,而且慧南有可能就是在此基础上再参阅了《天圣广灯录》中《袁州南园(源)山楚圆禅师语录》的资料,对《楚圆语录》加以综合整理和编集,题名为《石霜楚圆禅师语录》。关于这一点,可从“小师慧南重编”的题款及仍保留本延序文于卷首【《慈明四家录》中所取《石霜楚圆禅师语录》,题有“住筠州黄檗山嗣法小师赐紫慧南重编”的款式,前载有本延序。《续藏》第120册,161b,162a。】的信息中得到证实。
《楚圆语录》除以上两种本子外,后来在《建中靖国录》、《嘉泰普灯录》、《古尊宿语录》、《续古尊宿语要》、《五灯会元》及《续传灯录》等语录中,也都收有内容详略不同的《楚圆语录》,但从内容上看,应都是在前面两种本子上加以摘要的省略本。因此,研究楚圆的禅法思想,应以慧南重编的《石霜楚圆禅师语录》【收于《续藏》第120册。】和李遵勗所编《楚圆禅师语录 》【收于《续藏》第135册。】为主。